作为传统的支柱产业,吉林省石化产业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石油、天然气、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煤化工、盐化工等多门类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而且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正在朝着"精深化"方向发展。
"十一五"末期,吉林省ABS、丙烯腈、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苯橡胶、氯碱等30余种产品在国内占有一定优势。其中石油和天然气产能75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1200万吨、乙烯产能85万吨、合成树脂产能100万吨、尿素产能40万吨、氯碱产能35万吨。2010年全省石化行业完成产值1609亿元,实现增加值565亿元,主要装置及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乙丙橡胶、聚乙烯、醇醚等16套装置生产能力居国内前三甲。
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毅介绍说,进入"十二五",吉林将将围绕助剂、添加剂、催化剂,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支持石油钻井助剂、纳米碳酸钙、FCC催化剂等产品发展;农药类重点支持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的农药产品发展,精细化学品率由目前的32.5%提高到40%,化工为汽车行业配套比例显著提高。
据了解,吉林省还将按照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发展方向,依托现有资源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石化产业向精深化、高端化发展。加大勘探开发,增储上产,实现油气当量1000万吨目标;形成1500万吨炼油加工能力和140万吨乙烯、110万吨丙烯生产能力;加大C4、C5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力度,扩大丙烯和石油树脂生产能力,形成中国石油东北地区C4、C5资源聚集加工基地。
吉林油田公司总经理侯启军说,2000年以来,吉林油田坚持油气并举,通过技术和管理"双轮"驱动发展,油气产量2004年跨越500万吨,2006年跨越600万吨,2008年跨越700万吨,2010年达到750万吨,是我国东部陆上增产幅度最大的油田。他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2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2000亿方,2015年油气产量将达到千万吨规模。"
"十二五"期间,吉林石化公司将建成千亿元化工产业基地,吉林化工园区将建成千亿元国家级石化产业园区,全省石化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00亿元,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3%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