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大中华机械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石化企业整合力度加大 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2012/8/21 20:31:12   责任编辑:kefu2【收藏】 【打印】 【关闭】

    在2010年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的全球500强企业评选中,54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涉足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企业达9家,占到总数的1/6。其中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领衔,中石化和中石油更是分别名列第7位和第10位,进入世界10强企业之列。看着数字,我们理应振奋。但如果看看现实,我们又会深感压力。 
  石化行业企业整合重组步伐加大 
  “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企业改革改制的基调是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战略,形成了若干大集团、大基地。而“十一五”也基本实现了这一战略意图。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截至去年年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67万家,比“十五”几乎翻了一番。实现“大”的主要手段,就是重组。 
  首先是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根据国资委企业改革局的统计,从2006~2009年,分别有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并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沈阳化工研究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并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并购重组的发生,使这些央企在各自的领域不断延伸触角。其次是资源型企业向下游化工行业的延伸。中海油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山东海化集团51%的股权;中国盐业总公司于2009年8月整合合肥化工企业建成了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盐总公司在全国投资兴建的三大盐化工基地之一…… 
    在这轮并购重组的大潮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例民企并购国企的消息:2010年9月1日,民营企业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重组国有企业辽宁锦化集团。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未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将有两个必然下降的趋势,一个是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的比例会逐年下降;二是国有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后数量也会下降。但在这两降之外,有一些数据必然会升高,那就是国有资产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实现利润以及核心竞争力一定要上升。将来要做成30~50家真真正正一流的跨国公司。具体到化工行业,目标也无疑是继续做大。特别是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都把兼并重组当作消化产能的手段。

    由中国农药协会起草的农药行业“十二五”规划也要求培育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目标是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5个;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有20个;前20位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将占总产量的50%以上;建成3~5个生产企业集中的农药生产专业园区;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十二五”期间,纯碱行业将按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纯碱行业准入条件》,控制新增产能,同时通过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部分产能退出。中国纯碱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锡岭表示:“同行业的兼并重组既能控制产量的过快增长,又能提升科技和装备水平。我们的想法是促使现在的40多家企业重组成十几家,实现企业由大转强。今后几年,纯碱协会将为有重组意向的企业牵线搭桥。” 
  电石行业是“十二五”期间需要重点调控的行业之一,推进企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是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电石行业将朝着大型化、密闭化、集约化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鼓励电石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相互参股、企业间兼并重组,组建一批年产能在5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使企业平均规模由目前的不足6万吨/年上升至20万吨/年。 
  新兴行业或成中小企业发展的沃土 
    “十一五”期间,化工行业中小企业屡遭打击。在传统化工产品普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规模小、技术落后、耗能高的小企业自然抗冲击能力更弱。氮肥、电石等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化工行业的结构调整,更是演变成淘汰小企业的大戏,小企业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最先被淘汰的对象。 
  同期的国有大企业,特别是垄断型企业,无一不沐浴着中央财政4万亿元、地方财政十几万亿元的投资,方走出困境。这说明,比起国有大企业和央企来,中小民营企业更加具有生命力。那么,“十二五”期间,在国有企业仍雄心勃勃要做大的形势下,中小企业的路在何方? 
  种种迹象表明,新兴行业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沃土。专家表示,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科技型企业是技术创新中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其中,中小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例如,国外对我们高度封锁的超高速局域网核心技术、高端CPU、大容量锂电池和液流电池蓄能电站等,都出自于民营科技企业。在这一领域,国家正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发展新兴产业不是由老产品的低端制造变为新产品的低端制造,而是要自主创新。而这种环境更适合民营企业茁壮成长。如果中央政府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能够真正落实,中小民营企业能够在新兴产业这一领域找到生存的土壤,那么,不仅是新兴产业之福,也是中国经济之福,中国之福。 

[来源:大中华机械网]

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大中华机械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精彩推荐

大中华机械化网客户服务热线:0571-85176250 | 在线客服:有事没事都可Q我! 给我们提意见
收缩

热线电话

  • 0571-8517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