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没有收到中国证监会的正式通知,目前不清楚未能顺利通过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以下简称:过会)的具体原因。”9月10日,山东烟台万润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独有偶,未能顺利过会的另一家化工企业——山东丰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也不清楚首次公开募股(IPO)被否的具体原因。
9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审核结果,公告显示,山东烟台万润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丰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化工企业IPO均未获准通过。截至9月9日,今年已有263家企业申请上市,其中有44家公司的申请被否,化企占15家,超过30%的比例。
这15家化企分别为:主营精细化学品的江苏淮安嘉诚高新化工公司、油气管道施工专用设备生产厂山东泰安泰山工程机械公司、高科技电池材料企业天津巴莫科技公司、钛白粉生产企业山东东佳集团、太阳能级多晶硅料纯化处理及单晶硅棒生产企业陕西西安隆基硅材料公司、高性能环保型电子级环氧树脂生产企业宏昌电子材料公司、化肥生产企业福建永安智胜化工公司、超纤革系列生产企业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公司、石油钻采工具企业贵州高峰石油机械公司、石油化工设备和物流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浙江佳力科技公司、聚酯薄膜生产企业江苏裕兴薄膜科技公司以及为工业炸药生产提供技术、装备、原辅材料、工程爆破等服务的湖南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过会被否的原因,记者致电部分上述企业或保荐人,他们都对IPO为何被否三缄其口。然而,在9月3~4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的2010年度第三次保荐代表人培训会议上,监管层已明确指出,公司独立性存在缺陷、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业绩对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的依赖、公司业务发生变更或董监事发生重大变化、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五大问题,是导致近期IPO被否的主要原因。
“万润化工主要经营液晶材料、医药中间体、光电化学品,技术含量高,行业前景也挺好。之前我们看好,没想到最终还是没过。”在与记者聊起近期的过会情况时,有业内人士无奈表示。据一些投行人士了解,万润化工被否,存在公司近年业绩变动不符合监管层要求和作为国资控股企业所涉及的隐晦关联交易两个较为敏感的原因。
在公司持续盈利方面,从预披露材料看,如江苏裕兴薄膜公司这家成立不到5年的公司,其四成净利润来源于参股公司的投资收益。2007年至2009年的投资收益丰厚,但合并报表外的投资收益较大,对利润的稳定性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刚被发审委否决的丰元化学公司也是毛利率连年下滑,盈利方面出现问题。从预披露材料看,该公司的产品综合毛利率从2007年度的43.62%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6.43%。对此,公司的解释是受草酸盈利能力所困扰。
而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公司则受到技术进步和成长性软肋制约。公司在技术风险中提示,有无法持续创新风险和依赖核心技术人员的风险。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数掌握超纤革研发与生产核心技术的领先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但如果公司不能进行持续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升级和产品结构更新,则会使公司逐渐丧失竞争力,进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面对IPO被否,今后化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对此,海通证券分析师傅宁辉谈到,近期申请IPO的化工企业很多属于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非常迫切。这些企业多数经营期限较短,或多或少存在公司法人治理不完善、技术储备较薄弱等问题。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或不公允的关联交易是企业短期可以纠正和改善的。因此,申请IPO的企业应严格按相关法规做到公司董事会决策科学化,重视防范,以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实现长远发展,提高公司公众信任度;同时,企业还要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技术优势,增强盈利能力。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IPO被否少了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多数没过关的公司可能会就此沉寂下来。北京正略钧策投融资咨询合伙人张晓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资质不错的公司可以尝试引入私募融资,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完善瑕疵,继续通过上市融资,解决投资项目的资金缺口。此外还可以更换保荐人,重新理顺招股说明书,发掘更多的投资亮点,然后重提该项目的IPO申请,最终使该项目获得发审委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