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脉搏牵动全球的“冷暖”,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共同目标。中国在去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的“高姿态”亮相,也让国内刮起了一阵“低碳热”。
然而,“低碳”并不只是一个时髦的标签,也不是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炒作的概念。低碳经济关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它更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资源的消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各项发展目标,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和发展矛盾,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就必须转向低碳之路。这一现实同时也要求我们对于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西方国家基本已解决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优化的问题,为进一步挖掘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大力提倡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但眼下中国的情况却略有不同。
首先,我国依然沿袭着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特征,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消耗,碳排放居高不下。在存在很多浪费性需求的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节能提效、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我国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其次,在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上,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企业过度追求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缺乏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投入也是不可取的。
众所周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其技术与革新尤为重要,中国作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老路,研发和拥有核心技术,进而开拓低碳发展的新领域。但最核心的东西,却是中国新能源发展最缺少的东西。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就提醒,“搞新能源,要搞出高附加值产业,不能把新能源又搞成一个不怎么挣钱的低端加工。新能源重点要放在真正掌握知识产权上。”
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进行负责、考证。
2、如本文涉及其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应处理! |
【 返回列表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页 】 |
|
 |
《中国化工设备网》客服热线: |
0571-28926075,28926076 |
|
《中国化工设备网》客服QQ: |
|
您可以给我们留言,寻求帮助。
我们会在一个工作日内给您回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