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磷资源大都用于生产磷肥的单一格局正在悄然改变。四川大学教授钟本和11月底透露,四川大学开发的溶剂萃取净化湿法磷酸新技术已在3套5万吨级装置上实现工业化应用,目前正在向更大规模装置推广,新建装置也在积极筹划中。这项自主技术将使磷化工产品向精细化、高档化转变,极大拓宽磷化工发展领域。
关于开发这项技术的出发点,钟本和透露,目前国内80%的磷矿都加工成磷肥,用于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很少,因此开发高附加值的磷化工产品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出路。
她表示,目前我国磷酸盐产品是由热法磷酸工艺占据国内统治地位,全部用先进的湿法磷酸工艺替代尚不现实,但拿出一部分黄磷开发高档产品是可行的。迄今为止,运用川大等单位发明的这项新技术,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相继建成了5万吨级湿法磷酸净化示范装置,生产出了工业级和食品级产品,目前正在攻关10万吨级甚至更大规模装置。这些进展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磷化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