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资源环境及技术现状,能不能利用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对奥锰钢破碎机锤头进行改性处理,并继而开发和建立多品种、多系列化的奥锰钢破碎机锤头材料以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在国际市场中争取最大化的地位?能不能对奥锰钢破碎机配件从奥锰钢成分设计到铸造工艺再到生产工艺过程实现全面技术升级?这是我国科学家所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
围绕这两个问题,沈阳铸造研究所、合肥水泥研究院、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宁国耐磨总厂等企业充分利用我国丰富而较低廉的稀土等资源,实现对奥锰钢破碎机锤头的微合金化处理;开发出不同的变质剂、孕育剂对奥锰钢破碎机锤头组织、性能进行改善;釆用新型的热处理方式和其它硬化措施进一步提髙耐磨材料奥锰钢破碎机锤头起始硬度和磨后硬度,取得了较大地进步和发展。
而且我国研究工作者不局限于对传统的强韧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他们逐步地深入,目前,发展到微观的电子结构、内能等领域对奥锰钢破碎机锤头进行研究。如朱瑞富、刘志林、徐小波、张瑞林等人运用合金价电子理论从电子角度对锰钢破碎机锤头进行研究,确定Fe-C-Mn中价电子对奥锰钢破碎机锤头等温转变温度,以及C-Mn偏聚对相变和形变的影响;兰州理工大学郑丽平、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杨瑞成从统计分布和元素间交互作用角度,提出结构单元部分因子,从合金元素对奥锰钢破碎机锤头微观性能影响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参数变化的关系;马常祥等运用EET理论对奥锰钢破碎机锤头C-Mn结构单元价电子结构进行研究,确立了固溶体中C-Mn结构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对传统奥锰钢破碎机锤头性能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