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欧洲科学家开发的海水渗透发电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研究者希望能将这一新技术广泛利用,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洁净的环保能源。
最新的海水发电技术,其实是利用了液体的渗透性质的原理。当河流奔腾入海时,由于河水与海水所含盐分浓度的不同,会促使“河流淡水”与“海洋咸水”发生物理渗透反应,从而产生巨大的海水渗透压,推动涡轮机进行大功率发电。
目前的海水发电方法主要为“渗透法”。所谓“渗透法”,就是使用增压方法,加速海水渗透过程。在演示实验中,科学家用特殊薄膜在容器内把海水与纯水隔开后,海水一侧对膜的压力会高于纯水这一侧。于是,一部分纯水就会透过薄膜漫出水槽,并产生能够推动水电机运转的巨大动力,从而进行发电。在渗透发电技术中,薄膜的制造是重中之重。合格的薄膜,必须具有渗水性好、经久耐用待性,并能最大限度地阻止盐分通过。目前,有些科学家使用带电的薄膜,以加速淡水向海水的渗透过程。为了延长薄膜的使用寿命,研究人员还必须即时切换电薄膜的正负电极位置。与演示实验同理,如果在河流的入海口使用一种大型单向渗透薄膜,将河水与海水分开的话,就能获得巨大的海水渗透压,推动巨型涡轮机发电。
值得一提的是,海水渗透压发电法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发电方式。因为海水渗透压是一种从自然物理过程中获得的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环境的“副产品”,更不会排放出二氧化碳。此外,由于海洋与河流是现成的资源,所以海水渗透压的收集成本相对较低,比较容易获得。而且海水发电也不会像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一样,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
但是,由于海水发电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普及该技术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发电站的建造成本过高,并且缺乏高效、高性能而又廉价的薄膜。同时,科学家在目前的海水渗透实验中也只获得了为数不多的电能。不过,研究人员仍然相信,海水发电的应用前景是相当广阔的。